本文原發於無名BitTorrent版,連結均為免費軟體
(我承認我的目的是推廣APE檔,好讓大家可以分享,
來增加我的收藏品,桀桀桀…朕還要多幾個ape呀~~)
自從分享APE檔以來,已經有差不多五個人寄信問我APE的相關問題了…
雖然這和BT沒什麼關係,就容許我佔個版面說明一下吧?
(連在ptt這麼低調的我,都有人寄信來問了…)
有一篇文章是專述APE的,其實在各大論壇中都搜尋的到它的說明。
所以這篇把轉錄文放在文末,有興趣知道APE是什麼玩意的,
可以自行細看,在這裡解釋一些基礎的應用問題…
註:我知道美系的人都用flac,有些人覺得ape沒其他無損音質檔好用。
不過這是見人見智的問題,日系不就都用mak、tta這些檔?
對岸同胞釋出的大都是ape,入手方便性也是極為重要的點。
註:已經強調這篇說明的是基礎概念,加上些許的進階。
詳細的設定用法並不是這篇要強調的東西,想知道的更多請自已找。
文章之中,我也提及了可以到那裡找更多的資料了。
*APE是什麼?
.ape檔,是一種無損音質的音樂格式。
詳細的介紹請見文末的轉錄文,它描述了基本的原理。
如果難以理解的話,在這裡舉一個例子來形容…
聲音是波,大家應該都知道。
那麼,我們把聲音當做一個連續不間斷的波。
mp3的壓縮模式,就可以想像成每隔一段距離,
在波上取一個點,之後再用力把這些點壓在一起…
可以想見的,取樣數愈少,音質就愈差,
這就是我們常見的320k、220k、192k、128k的mp3由來。
(可以想像成數位相機的畫素,就可以比較好理解了。)
無損格式是什麼呢?
它是另一種壓縮檔案的形式,不是破壞式的壓縮,
所以可以保留音波最完整的形狀,但可想見檔案有一定大小…
無損格式的副檔名,除了ape之外,
常見的還有wav(一般音樂CD)及flac等。
不過,雖然音質有差,但是播放系統沒到一定程度其實聽不出差異。
一般來說,如果是沒有玩音響的普羅大眾,木耳之輩如我,
再配上199的喇叭以及AC97內建音效,就算音質再好也只是枉然。
因此這種無損音質檔案格式,多半用於發燒界(玩音響界),
流傳的檔案類型,也多半偏古典、輕音樂、純人聲等方面。
個人的感覺,如果喇叭沒有到二千以上價位,是聽不出區別的,
除了想收藏、之後升級喇叭、燒起來到高級音響組播放的目的之外,
使用199喇和AC97的朋友們,還是不要碰這種格式的好,比較省空間…
*播放軟體?
大家通常會推薦Foobar2000,這是個相當好用的播放軟體。
現在出到0.9.4版了,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這一版比較好用。
這裡再附上官網及某個解說網頁。
官網:http://foobar2000.org/
網頁:http://home.kimo.com.tw/acg_ruri/foobar/foobar.htm
論壇討論中有關於foobar的美化分享,官網及軟體王網站中也有插件包。
http://soar.cs.ccu.edu.tw/tool_use/foobar2k_skin.mht
若0.9版以後的foobar不能拖取.cue檔至清單裡播放,
請修改一下.cue檔中的FILE那一行,改成FILE "檔名.ape"WAVE
若播放時檔名是亂碼,也可以將.cue檔以記事本開啟,
然後修改各首歌的檔名,這樣就可以了。
(有時候可能不行,播放時按右鍵在「檔案資訊顯示」裡改曲名也要做。)
另外,media player、winamp和千千靜聽等都可以播放,
但是對於ape檔的功能就沒有這麼多,大家可以自行取捨。
個人比較不推winamp,音質輸foobar,沒有千千靜聽的歌詞,
方便性也輸media player,唯一剩下的只有換面板的樂趣吧…
*如何燒錄?
其實Nero裡就能夠燒了,使用燒錄映像檔的方式。
讀取APE檔裡附加的.cue檔,選取之後就能直接燒錄。
(當然這二個檔要在同一個資料夾裡,而且檔名要相同。)
如果不能,那可能是版本太舊或是沒有安裝附件的問題。
另外,在論壇裡有網友反應,Nero燒出來的音樂片,
音質的部份不若APE原檔播放的要好,而且有爆音。
解決的方法是,使用「Burrrn」軟體,只要將.cue檔拖至介面中即可。
官網:http://www.burrrn.net/
當然,為了不裝太多無謂的軟體程式,這篇文中首要建議都是最簡方案。
*如何轉檔?
很多人可能新買了CD,想要傳上高音質的APE檔分享給大家,
又或是抓了APE檔,想要轉檔成mp3放在隨身檔中欣賞…
怎麼辦呢?
有二個模式,第一個依然推薦最簡單的。
首先,開啟foobar播放歌曲,在想要轉換的歌曲上按右鍵,
這時候應該可以看到轉換檔案形式的選單,選擇WAV檔,存檔。
然後使用「音樂轉檔精靈」把WAV檔轉成想要的格式。
檔案載點:http://wwwcpu.myweb.hinet.net/dl/MediaEncoder2005.exe
安裝注意:下列的軟體請務必安裝,不然無法轉 Wma、Rm。
Real Alternative http://0rz.net/630tL
Windows Media Player 9 http://0rz.net/180ux
Windows Media Format 9 Series Runtime
http://0rz.net/080tv
(引用自FreeSoft版lzjz分享文,檔案詳細說明請到那裡看。)
第二種方法,使用Easy CD-DA軟體,這主要是將CD轉成APE用的。
說明文件
http://dorm.nsysu.edu.tw/~b925020009/Easy_CD-DA.doc
程式載點(FreeSoft版kenlaispeed分享)
http://www.badongo.net/file/1262322
那個比較好用,見人見智:)
Monkey's Audio官網:http://www.monkeysaudio.com/
*.cue檔不見了,怎麼辦?
據說要用cuemaster或cue splitter等軟體,但後者還是需要cue檔…
cuemaster的網站 http://cuemaster.host.sk/?seenIEPage=1
或是上面分享過的Easy CD-DA也似乎可以做出來。
相關的資訊,奇摩知識裡有很多,有興趣的自行參詳吧。
*APE詳細解說及格式簡史。
關於ape的解說及歷史,請看下面的轉錄文。
MP3是一種破壞性壓縮的音樂格式,它是以一種10比1的壓縮方法,將原本40MB左右的音樂
檔案,壓縮到4MB的大小,將原本音樂的高頻及低頻掐頭去尾地剪掉,保留一般人平常只
會留意到的主要音頻。
相較之下,聲音品質當然比原本的品質要來得差,只是如果未經比較的話,光聽MP3音
樂或許不會發覺,但是如果你將同樣一首歌,透過比較好的音響來聆聽它的MP3版本及CD
音樂版本,馬上就會發現兩者之間的不同,像是原版的樂器聲及細微的音場位置變化,一
到MP3播放就全部都混成一團,人聲與樂器是混在一起,音樂顯得既平面又沒有生氣。
就像是VCD只是個到達DVD前的過渡產品一樣,有越來越多人相信,MP3也只是到達更完
美音樂格式前的一種過渡規格,於是,音樂品質更好的音樂壓縮格式「APE」就在這樣的
情況下出現了。
聆聽壓縮的APE格式音樂,音樂的效果與原本的音樂一模一樣,原因就在於APE採用的是
無損音質的音樂壓縮格式,就像你用Winzip壓縮文件檔案,解壓縮之後所看到的文件內容
依然是原本的內容,但是APE格式的檔案不需要經過解壓縮的過程,可以直接透過專用的
播放器播放。
其實APE格式的問世,可以遠溯到2000年,不過一直到最近才重新盛行起來,主要原因
是頻寬的進步;與MP3的10:1壓縮格式比較起來,APE格式的壓縮比大約為3:1,所以所產
生的檔案體積較大,但相較於7年前MP3剛盛行時,大家只能用54K撥接網路來傳輸檔案的
環境,現在網路頻寬要比當年快上百倍計,所以APE的檔案雖然較大,但迅速在網路上成
為「網路抓抓族」的新寵,有的人甚至還高喊著「給我APE,其餘免談」。
不過,一個新的音樂格式從出現到普及,總是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與現在幾乎人手一
機的MP3隨身聽比較起來,由於目前APE並沒有支援的播放機種,再加上APE檔案較大的特
性,也比較不適合在傳統的P2P交換網路上傳布,所以預估MP3依然還有一段美好的黃金時
期,而APE真正的流行,恐怕還要等待一段時間。
音樂格式發展簡史:
1980 MIDI:這是一種非真實音樂格式,是利用電腦模擬樂器發音的音樂格式。
1990 WAV:微軟與Windows系統一起推出的音樂格式,成為所有PC系統上音樂的標準格
式。
1992 MP3:第一種破壞性壓縮音樂格式,對電腦音樂也造成破壞性的發展。
1995 RM:Real所推出的音樂及視訊格式,破壞性壓縮音樂格式,壓縮比與MP3差不多,
不過不曾造成流行。
1999 ASF:微軟推出的音樂格式,破壞性壓縮音樂格式,壓縮比與MP3差不多,後期名稱
改為WMA。
2000 APE:無損音質的壓縮格式,強調原音重現。
2001 MP3
Pro:這是MP3的升級版,一樣為破壞性壓縮音樂格式,但強調有更大的壓縮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