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媽媽做這些,1歲內小寶寶會更聰明


寶寶一歲內是智力發育的關鍵階段,媽媽的細心照顧與正確的方法,能讓寶寶比同齡人更聰明。

試試下面的這些方法,它們會讓你的寶寶真真切切感受到來自媽媽的疼愛的同時,會更加聰明。


1、抱著寶寶舞蹈

播放一些經典音樂,抱著寶寶輕柔地舞蹈,漸漸哄他入睡。如果寶寶玩興正濃,你可以選擇播放一些節奏比較明快的音樂,只要是你喜歡的就行,然後帶著寶寶在房間裡翩翩起舞。


2、給寶寶大聲朗讀

儘管寶寶還不明白你說的話,但是他喜歡聽到你的聲音。可以選擇不會被撕壞的書,一邊念給寶寶聽,一邊讓他感受書的特殊質地。朗讀的內容最好有明顯的節律,這樣能夠引起寶寶的興趣。


3、帶著寶寶去「探險」

寵物店是個不錯的選擇。你可以讓寶寶衝著小狗招手,看看海龜游泳。那些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小鳥和魚都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在籠子裡不懈奔跑的倉鼠也是一個可愛的傢伙。


4、和寶寶親密接觸

你也許聽說過和新生兒肌膚親密地貼在一起能夠加強你們之間的聯繫。當你和寶寶二人獨處的時候,可以經常做做這種活動。爸爸也可以在寶寶洗澡前後摟著脫光了的寶寶跳跳舞,這可是一種樂趣無窮的享受。


5、足底按摩

把無嗅無味的嬰兒潤膚油倒在掌心裡,溫熱之後擦在寶寶的腳後跟上,你的每根手指輪流從寶寶的腳後跟滑向他的腳指頭。接著,輕捏寶寶的每個腳指頭,然後用你的手指在他的腳指頭下面輕輕揉搓。下一步,踝部運動。輕輕地抓住寶寶的小腳丫轉圈,或是左右擺動。最後,用你的手指揉搓寶寶足部的圓形部位及它們的頂部。


6、擺腿運動

即便在寶寶學習爬行之前,你也需要幫助他鍛鍊腿部肌肉。讓寶寶仰面躺著,輕輕提起他的一條腿,斜置於寶寶肚子前面,再換另一條腿。把寶寶的腿拉直,輕輕擺動。最後,輕握寶寶的腿做蹬自行車的動作。


7、解決寶寶的腹脹問題

脫掉寶寶的衣服和尿布,在你的手上倒上嬰兒潤膚油。兩手交替按摩寶寶軀幹的下半部。從胸腔下部開始向下按摩至腹部,再到寶寶的腿部。然後,從寶寶腹部的右下方開始順時針按摩他的肚子,至左下方止,兩手交替進行。這套動作能夠幫助寶寶排氣。


8、自己動手烹調嬰兒食品

把香蕉搗成糊狀,或是把水果或蔬菜(如蘋果、南瓜)蒸熟後煮成濃湯。把多餘的湯放在冰箱裡,以便日後食用。


9、讓寶寶獨享洗浴時光

如果你的小寶寶通常是和你一起洗澡的,那時不時地讓他獨自享用一下浴缸——當然,你的目光是片刻也不能離開他的。看看他如何占有浴缸以及裡面的玩具。


10、偶爾縱容寶寶把周圍搞得一團糟

寶寶偶爾把身邊環境弄得亂七八糟,甚至是在吃飯的時候把自己全身抹得都是菜湯也是可以允許的。他會覺得這樣非常有趣。


11、和寶寶一起大笑(儘管你可能覺得沒什麼可笑的)

有時候小傢伙會無緣無故地笑個不停,這時你可以和他一起樂,你們二人都會從中得到很多快樂。


12、激發寶寶的創造力

給寶寶裹上尿不濕,不穿衣服,在廚房的地上(或是其他任何安全、平整的地方)鋪上一大張紙,準備一些無毒、可洗的顏料。教寶寶使用刷子刷顏料。即便他把大部分顏料染在了自己身上,你也不必太介意,任他自由發揮,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抹出自己喜歡的圖案,你只需最後給他洗個澡。


13、讓換尿布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把一些顏色鮮亮的彩帶縫在一起,把它們掛在整理台上方。當你給寶寶換尿布的時候吹動那些彩帶,寶寶會很感興趣的。


14、讓寶寶成為故事的主角

下次帶寶寶去動物園的時候,帶上照相機,隨處給寶寶留影。照片沖洗之後,自製一本影集,在每張照片的下方配上解說詞,這樣一本記錄寶寶遊覽動物園的故事書就做好了。經常和寶寶一起看這本以他為主角的故事書。


15、過個「潑水節」

讓寶寶坐在浴缸里,或是一個小澡盆,讓寶寶坐在裡面。浴缸或澡盆里放入水和玩具。任由寶寶潑水,嬉戲。當然,這一切都得在你的監管之下進行。


16、成為一個包裝藝術家

當寶寶得到禮物的時候,他通常會對禮品盒外面花花綠綠的包裝紙更感興趣。你可以把寶寶不經常玩的玩具用禮品紙包裝起來,甚至可以把他最喜歡的某個玩具包起來,他會為此興奮不已的。


17、給寶寶提供親手感知的機會

在鞋盒裡放上不同質地的紙片,如鋁箔、蠟紙、衛生紙、包裝紙等等。讓寶寶感覺它們手感上的不同,並且辨認它們發出的不同的聲音。


18、給嬰兒床營造香噴噴的氛圍

取一點薰衣草氣味的香油放入注滿水的噴壺裡,香油的量以聞得見氣味為宜。搖勻之後在寶寶入睡之前噴在他的小毯子上,這能有助於寶寶更快地進入夢鄉。


19、傾聽他的聲音

當寶寶對你咿咿呀呀,或是對你笑的時候,你應該先放下手邊的工作給以回應。這將鼓勵他說出想說的話。


20、再來一遍

每天從這張單子上挑選一些項目和寶寶同樂。他會不厭其煩地享受你的這份愛。




来源:ww.happy123.org








案例1:

兒子1週歲,一旦有不滿足的事情就大聲哭鬧,有些是明顯不合理的,此時如果將他放在一邊任他哭是否可以?


案例2:

我家女兒三歲半了,最近幾個月不知怎麼來形容她的個性,動不動就發脾氣、跺腳、摔東西,有時還拍桌子、打人,要不就生氣,自己上床睡覺。反正是她錯了你不能說,你要順著她才好,以她為中心,哄著才好,我該怎麼辦呢?



發脾氣也好,哭鬧也好,都是孩子常見的一個表達與發洩的途徑,父母對此不用過度反應和擔心。



我們要做的,首先是保持自己的淡定與平和,接納孩子的情緒,你淡定了,孩子才會更容易平復情緒;

其次是適當的溝通,不能滿足的要堅持,但也要教會孩子如何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

「冷處理」是很多父母都知道的基本應對原則,需要注意的是,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冷」的程度與方式應該有所區別,不能簡單地「一冷到底」,否則容易傷害孩子的安全感。


處理孩子發脾氣哭鬧的基本步驟(父母必知)


嬰兒在出生後就知道用哭聲來表達各種需求,比如尿了拉了、餓了、睏了、生病了等,這是一種生存的本能。隨著寶寶的心智發展,除了哭,寶寶會逐步學會用語言以及非語言的表情、肢體動作等表達自己的意思。但對於低齡的孩子而言,由於語言表達能力尚不完善,還是會本能地用哭鬧來表達自己想要滿足的需求和慾望,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除此之外,哭也是人類發洩情緒的一個基本方式之一,比如生氣、痛苦、難過、傷心等情緒的表達,通常都伴隨著哭,成人大都如此,孩子自然也不例外。需求得不到滿足,孩子也會產生生氣、憤怒、難過等負面情緒,而因為不知道如何更合理地發洩,因此往往也會基於本能用哭鬧來發洩。

理解了這一點,家長就會對孩子的哭鬧抱有更多的同理心,而不是孩子一哭鬧就大加訓斥、或者是煩躁不安,恨不得孩子馬上閉嘴。

所以,當孩子發脾氣甚至哭鬧時,你要做的很簡單,那就是淡定接納孩子的一切表現,孩子越鬧,你越冷靜,同時:


1、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


比如砸東西、打人,要控制住孩子的小手,告訴他這是不對的,這樣會把媽媽弄痛,但不要給孩子貼標籤,比如「怎麼這麼不講道理?怎麼這麼不懂事!沒有禮貌!」之類;



2、告訴孩子你很理解他。


比如「你現在是不是很生氣?媽媽理解你,因為你想要的那個玩具沒能得到;但無論如何,媽媽都愛你。」切記,這個時候,別著急解釋你的理由,孩子的情緒沒有平息,你越解釋只會越刺激孩子,讓他越激動;



3、引導孩子用更合理的方式去發洩情緒。


比如「如果你還是很生氣,你可以試試去打枕頭、撕報紙,或者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喊幾聲『我很生氣』,這樣你就會覺得好多了,媽媽生氣時也經常用這個辦法。」同時最好能把這些可供發洩的材料遞到孩子手裡,甚至不妨做一些示範,總之,發洩的基本原則是「不傷身不傷財」(既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的「身」和「財」);



4、等孩子情緒平息後,告訴他為什麼不能滿足他的要求。


比如「因為家裡已經有3個類似的玩具了,所以這次不能給你買。但爸爸依然愛你。」一定要認真耐心地告訴孩子具體的理由,不能不回應不處理,否則孩子還是會心存不滿甚至留下心結。



5、教會孩子用語言來表達需求和感受。


比如「媽媽,我很喜歡這個玩具,你不給我買,我真的很生氣!」 告訴孩子發脾氣哭鬧並不能產生任何作用和效果,而好好說話、合理談判、講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卻能得到更多的回應與幫助。

總之,能滿足的需求可以儘量滿足,不能滿足的一定要堅持原則,比如不合理的甚至危險的要求決不能答應。有的家長經不住孩子哭鬧就隨意滿足,這就相當於變相對孩子的行為給予獎勵。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把哭鬧當成要挾與控制大人的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那些情緒比較劇烈、個性特別執拗的孩子,上面5個步驟中的前4個步驟通常可能需要循環重複幾次甚至更多次,需要足夠的時間,孩子才能逐步平靜下來。

這個時候就像一場艱苦的拉鋸戰,考驗的是家長的耐心與對孩子的信心,絕對不能半途而廢。

請相信,每個孩子都能管好自己,每個孩子都有潛在的自制能力,只不過有的孩子需要更多一點時間。

這種能力,需要父母用「最深的愛、最溫暖的接納、最溫柔的堅持」才能逐步喚醒。慢慢地,孩子就會明白家長的底線,學會遵守規則並放棄這種發脾氣哭鬧的方式。




不同年齡的孩子發脾氣哭鬧時要區別對待


2歲前:安撫,轉移注意力,配合非語言幫助孩子理解

比如本文開頭案例1中1週歲的孩子,放在一邊任他哭鬧就是不合理甚至「不人道」的行為。因為這麼小的孩子還理解不了邏輯與規則,放在一邊任他哭鬧,對家長和孩子都是一個考驗。家長會因為心疼孩子而左右為難,情緒難免變得焦慮,孩子的安全感也會因此受到挫敗,最終只能導致情況變得更糟糕。因此,對於2歲前的孩子,千萬別迷信什麼「哭聲免疫法」:哭就不抱,不哭才抱。


這種情況下,最好的做法是,將孩子抱在懷裡,輕拍和撫摸她的後背,同時可以溫柔地對她說:「寶寶很生氣對不對,媽媽知道了,媽媽愛你。」不斷重複這類動作及語言,通過這種方式安撫孩子,同時利用別的事物轉移注意力,通常孩子就能比較快地平靜下來。孩子越小,情緒越不穩定,注意力也就越容易轉移。


比如我女兒藍藍哭鬧時,我最常用的轉移她注意力的辦法有兩個,一是抱著她去看客廳裡的照片牆,讓她指認哪個是爸爸哪個是媽媽,二是對她說「我們去看書哦!我們去看大衛、看湯姆!(繪本中的主人公名字)」,這兩個辦法屢試不爽,因為她很小的時候我就培養了她對這兩樣事物的興趣。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階段的孩子語言理解能力有限,單純講道理或者說不對,孩子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但他們都能看懂一些大人的表情、聽懂一些語氣。所以,如果孩子除了哭鬧還有一些不良行為,你想要制止,建議配合一些語氣和表情來讓孩子理解你的意思。


比如最簡單的辦法是嚴肅冷靜地看著她的眼睛,用低沉緩慢的語氣語調告訴她:「寶寶你錯了,不可以這樣!媽媽生氣了!」然後沉默一會。通常寶寶這個時候會適當安靜下來,看著你,你要繼續保持嚴肅的樣子、繼續沉默,連續幾次後通常寶寶就知道這個行為是不可以的了。


2-6歲:溫柔地堅持,適當延遲滿足、變通滿足


從2歲左右的「第一叛逆期」,到5歲左右的「第二叛逆期」,2-6歲兒童的衝動行為,如發脾氣和挑釁是很常見的。有意思的是,憤怒恰好證明孩子的智力在發育,他們並不是「被寵壞了」或者「品性惡劣」,他們只是還沒意識到,自己的願望並非都能立即實現。


所以,當孩子無理取鬧時,你可以擁抱他,輕拍撫摸他,用友善、平靜的語氣和他說話,安撫他的心情,向孩子表明,你接受他的怒氣,你理解他的「疾苦',無論怎樣,你愛他。你可以一直重複這些動作和語言,但絕不能鬆口答應他要求。這就是所謂「溫柔地堅持」。


「溫柔堅持」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來看一位媽媽的反饋吧!她說:昨晚孩子哭鬧很晚堅持要吃巧克力,我抱著哭泣的他告訴他媽媽愛他,但是不會給他那麼晚吃巧克力,因為會長蛀牙,他一直哭鬧,我一直抱著他親吻和撫摸他,我老公當時要吼他,我要老公迴避了,我告訴兒子哭出來好受些就哭吧,媽媽陪著你,但是巧克力明天才能吃,過了好長時間他不哭了,突然說媽媽我愛你。我整個人就像如釋重負一樣的輕鬆狀態。



當然,對於孩子某一些可以適當滿足的需求,你也可以偶爾用延遲滿足或者變通的辦法,來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慾望。


比如孩子鬧著要吃零食,但零食時間還沒到,你就可以安慰她情緒的同時告訴他「現在還不到吃零食的時間,再過一個小時就可以吃了!」或者「今天咱們已經吃過了,要到明天才能再吃!」這就是延遲滿足。


如果孩子鬧著要買某個很貴的玩具,你可以建議她「哇,那幾個玩具看起來好像更好玩哦!好特別的設計啊!寶貝你自己去選一個好不好?」(那幾個更便宜)。6歲以前的孩子通常並不太在意東西的價格,他們對一切新事物都充滿好奇,所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給她其他的替代選擇,這就是變通滿足。

在處理孩子的無理取鬧時,冷代表的是「原則」,熱代表的是「安撫」。2-6歲這個階段是孩子多項心理品質塑造與形成的關鍵時期,一定要注意「冷熱」均衡,冷中有熱、熱中有冷,不能簡單一冷到底,傷害孩子的安全感。所以開頭的案例2中提到的3歲半小女孩的處理,就應該更多地遵循這個原則。


6歲後,適當冷處理


6歲以後的孩子應該要有一定的自制能力了,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無理取鬧,除了溫柔地堅持,建議大家可以適當採用更直接的冷處理方式。


比如,當孩子對你友善的安撫和提供的建議幫助無動於衷時,最好讓他單獨和他的怒氣待在一起,你可以馬上離開房間,把他隔離開來。


另外,對那些性格本身就比較暴躁固執的孩子,冷處理的頻率也可以相對更高一些,來幫助孩子更好地體驗和養成自制力。


當然,除了以上講到的基本步驟和方法,你也可以在孩子2歲左右,就開始配合一些相應的繪本和故事反覆講解,來讓孩子逐步認知和理解情緒,學會表達情緒,學會合理地發洩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来源:m.life.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奎爾薩斯和霾】 的頭像
    【奎爾薩斯和霾】

    【罌粟香。春暮花殘的荼蘼】

    【奎爾薩斯和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