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獨立思考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題目頗大,許多家長感覺無從著手。其實,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首先
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美國人就特別推崇孩子的獨立思考。
在美國,我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之一,是黑人笑星比爾·考斯彼(天才老爹)主持的《孩
子說的出人意料的東西》。這個節目在讓你捧腹的同時,也讓你深思。
有一次,比爾問一個七、八歲的女孩:「你長大以後想當什麼?」
女孩很自信地答道:「總統!」
全場觀眾譁然。
比爾做了一個滑稽的吃驚狀,然後問:「那你說說看,為什麼美國至今沒有女總統?」
女孩想都不用想就回答:「因為男人不投她的票。」
全場一片笑聲。
比爾:「你肯定是因為男人不投她的票嗎?」
女孩不屑地:「當然肯定!」
比爾意味深長地笑笑,對全場觀眾說:「請投她票的男人舉手!」
伴隨著笑聲,有不少男人舉手。
比爾得意地說:「你看,有不少男人投你的票呀!」
女孩不為所動,淡淡地說:「還不到三分之一!」
比爾做出不相信又不高興的樣子,對觀眾說道:「請在場的所有男人把手舉起來!」
言下之意,不舉手的就不是男人,哪個男人「敢」不舉手。在哄堂大笑中,男人們的手一
片林立。
比爾故作嚴肅地說:「請投她的票的男人仍然舉手,不投的放下手。」
比爾這一招厲害:在眾目睽睽之下,要大男人們把已經舉起的手,再放下來,確實不太容
易。這樣一來,雖然仍有人放手下來,但「投」她的票的男人多了許多。
比爾得意洋洋地說道:「怎麼樣?『總統女士』,這回可是有三分之二的男人投你的票啦
。」
沸騰的場面突然靜了下來,人們要看這個女孩還能說什麼?
女孩露出了一絲與童稚不太相稱的輕蔑的笑意:「他們不誠實,他們心裡並不願投我的票
!」
許多人目瞪口呆。然後是一片掌聲,一片驚嘆……
這是典型的美式獨立思考。
沒有獨立思考的孩子,就沒有獨立性。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就要提供一些機會給孩子
自己去思考,去感覺:什麼對,什麼錯,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有一年,朋友古瑞克的兩個孩子和我們一家去了一趟中國。那天一大早,古瑞克開著一輛
小麵包車把我們送去辛辛那提國際機場。
妻子一看到這兩兄妹都穿著短袖和短褲,就大呼小叫起來:「我們乘坐的飛機要跨越太平
洋,要在高空飛行至少13個小時。飛機上很冷,穿短袖和短褲怎麼行?」
古瑞克聳聳肩,說是他們母親已經說過了,但他們沒有聽勸告……
在候機廳裡,妻子叫這兩個小傢夥準備好飛機上穿的長衣長褲,他們沒有「反抗」,只說
長褲在箱子底,拿不出來。
飛機升到高空以後,妻子問他倆冷不冷,一個點點頭,一個沒吭聲。妻子請空姐給他們每
人多加了一條毯子。
後來回美國的時候,在去飛機場前,我發現兄妹倆都穿上了長衣長褲。
我說:「怎麼樣,這回不穿短衣短褲啦?」
傑西卡眨眨那雙美麗的藍眼睛,不好意思地笑笑。
澤克狡黠地笑笑:「蓋兩條毯子,還不如穿條褲子。」
說起來也很簡單:一個人的冷暖,必須由自己去「感覺」,如果一個人的冷暖涼熱都要父
母來「決定」,這個人的生存能力一定很弱。
這也令人想起狐狸媽媽的生存教育。一部日本電影紀錄片,講的是野生狐狸的生活。其中
有一幕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一群小狐狸長大後,狐狸媽媽開始「逼」他們離開家。曾經很護子的狐狸媽媽忽然像發了
瘋似的,就是不讓小狐狸們進家,又咬又追,非要把小狐狸們一個個都從家??趕走。看著
小狐狸們夾著尾巴落荒而逃,我被深深地刺痛了。多麼殘酷的生存競爭,多麼冷酷的心理
斷奶!但是,這又是多麼理智的生存教育啊!
我也當過一回「狐狸媽媽」--第一次「陪」著兒子開車上辛辛那提環城高速公路繞圈,正
好碰上狂風暴雨,雷鳴電閃,那可是每一秒鐘都處在危險之中,但我知道孩子的安全感必
須如此一秒一秒地積累……等到終於下了高速公路,我讓兒子把車停到一個加油站,父子
倆癱在車上好一會兒。但我想,這還是值得的。父母的庇護越多,孩子的獨立性越差,生
存能力就越弱。狐狸媽媽早就想通了這一層。人類的理智有時尚不及狐狸。
※有關「錢」的教育
與孩子得高分,父母發獎金的做法不同,美國的家庭是孩子做家務,父母付報酬。他們從
小就把一些家務分給孩子,並與孩子一起討價還價,定好價錢,給多少錢幹多少活。當然
,家務幹不好,也要扣錢。
比如,阿萊西歐博士的小兒子科迪,前年元月剛滿六歲,他承擔了把家??的垃圾收集後放
到垃圾桶的工作。
每周的「工錢」是一美元。他家大大小小十幾個房間,十幾個廢紙簍,要一個一個地清理
一遍,工作量不小,這一美元也賺得不容易。
有一次,我故意神秘兮兮地問他:「你一共有多少錢?」
他很自豪又神秘地悄聲告訴我:「43美元!」連藏哪兒也告訴了我。
我問阿萊西歐博士:「為什麼不讓他存到銀行裡?」
她說:「我們也為科迪開了戶頭,主要是一些大錢,為他將來讀書儲備的。這些小錢就由
他收藏,如存到銀行裡,孩子沒有數位概念,不知怎麼回事。自己拿著,一元一元地往上
加,看得見,摸得著,時不時摸出來數一數,幹起活來幹勁大……」
阿萊西歐博士有四個孩子,每個孩子出生時,她都拿出1,000元,為他們分別立了戶頭,
然後,在孩子還不懂事時,幫著他們保管各種各樣「屬於他們自己」的錢,即孩子從親戚
朋友處所得的禮金、孩子的工作所得、獎勵所得、以及每月父母給孩子的固定投資,等等
。
當錢存到夠買一股或兩股股票時,他們就為孩子購買股票。他們的四個孩子從剛出生的那
天起,就在證券股票公司擁有了一個自己獨立的戶頭,為自己購買教育基金股票,這類股
票享有免稅優惠。日積月累,當孩子年滿18歲時,就可支付昂貴的學費。
如今,阿萊西歐博士的兩個大孩子,一個13歲,一個11歲。他們對自己的銀行戶頭、證券
戶頭都了解得很清楚。有興趣時,會對證券公司每月寄來的股票報告從頭到尾研究一遍。
當然,說起股票的漲落也很有興趣。
阿萊西歐博士的大兒子暑假當足球裁判,賺了「一大筆」錢。一半被父母「強迫」存到銀
行,其餘由他自己全權處理。
第一次當上了「小財主」,他得意忘形,胡亂買了不少東西。後來,他帶自己的朋友來玩
時,不小心損壞了家裡的沙發,這必須用自己的錢修復。在付出了一大筆修理費後,他開
始懂得應該多存點錢,錢要用在「刀刃」上--如果今後又犯了什麼事,沒有經濟支持怎麼
過關?
理財教育是生存教育的一部分。美國學校也重視「錢」的教育,認為這是把孩子從「象牙
塔」上「請」回到社會現實中來。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