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這樣喂飯嗎?4步讓「追著喂」變成「主動吃」


一到飯點就追著寶寶到處跑,為了讓「熊孩子」吃下一勺飯,家人常常累到一身汗。有的寶寶即便乖乖坐著吃飯,也必須大人喂才吃。其實,寶寶應在1歲半左右獨立自主吃飯。


「媽寶幫幫幫」曾在自己的朋友圈說,在寶寶剛吃輔食時,會開始奪勺子,大人不應改搶奪,錯過了寶寶學食的敏感期,他將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學會獨立吃飯,引起了許多媽媽的共鳴。今天來詳細說說喂飯的弊端和如何教孩子獨立吃飯。


長期喂飯帶來的6大弊端


(這裡說的喂飯,指的是1歲半以後仍在喂飯的做法,剛加輔食的寶寶當然需要大人喂。)


1、損害咀嚼功能

據「媽寶幫幫幫」的長期觀察,很多大人喂飯都希望寶寶聚精會神,很快吃完,喂飯時候我們不由自主地加快速度,一大口一大口地往寶寶嘴巴里填。寶寶在進食時狼吞虎咽,不能充分咀嚼食物。

長此以往,寶寶牙齒的正常發育、臉部的肌肉鍛鍊都會受到影響。


2、影響營養的消化吸收

第一條帶來的另一影響就是食物不能得到充分地咀嚼,食物得不到充分地消化,當然也會直接影響到寶寶對營養的吸收。所以有的寶寶雖然吃的多,但拉的也多,體重不怎麼增長。


3、導致寶寶肥胖

我們並不是每次吃飯都吃得一樣多,人體會根據消耗來調節所需要進食的飯量。但是在喂飯時,寶媽總想讓寶寶多吃點,再多吃點,讓寶寶吃下多於他們需要的食物,這樣下去容易造成小兒肥胖。


4、加大寶寶心理負擔

在喂飯的過程中,大人的很多行為表現,都會給寶寶帶來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一聲催促、一個生氣的眼神對寶寶來說都是一種負擔,時間久了寶寶就會覺得吃飯是一種毫無樂趣的任務,甚至會產生抗拒的行為。

這也就是為什麼每次喂飯都要爺爺奶奶追著到處跑的原因。


5、影響寶寶精細動作的建立

據「媽寶幫幫幫」了解,所謂手的精細動作就是從新生兒的握拳到張手,再到自主控制手拿捏、握起等。在自主進食的過程中,完成一個吃飯動作,需要手、嘴、眼的相互協調配合,如果用筷子,動作就更加精細了,這是對寶寶協調平衡動作的一個很好的鍛鍊。而喂飯剝奪了寶寶早期接受這樣鍛鍊的機會,這樣會對寶寶動作協調和平衡能力的發展會造成一定影響。

如果寶寶到1歲半還不會握勺、捏取小豆子小餅乾等動作,那父母要及時干預。


6、推遲建立吃飯意識

追趕、遊戲……這些寶媽常用的喂飯技巧容易讓寶寶對吃飯產生誤解,認為吃飯就是玩耍,孩子失去了對吃飯的注意力也就更不容易學會自主吃飯了。



從「喂飯」到「自己吃」4步搞定


1、從10個月左右開始練習吧

在寶寶10個月左右的時候,會對餐具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有的寶寶則更早,喜歡擺弄餐具,喂飯時喜歡搶奪大人手中的餐具,這是訓練寶寶自己進餐的好時機。


「媽寶幫幫幫」建議,可準備兩把勺子,一把給寶寶,讓他練習使用或比劃比劃,另一把用來給寶寶喂飯。可以讓寶寶在碗里戳一戳,不要怕弄的到處都是。

給寶寶使用零食碗,讓他自己去抓取喜歡的零食,讓他意識到自己動手可以吃到美味,也讓他意識到美味都在碗里。

過一段時間就可以讓他自己練習了拿餐具吃了,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較大的勺子或彎頭勺,更容易送入嘴裡。給寶寶圍上圍嘴,讓寶寶自己練習來吃剪碎的麵條、較稠的米粉等好舀起的食物。大人可以幫助孩子完成動作。

給寶寶足夠的時間讓他接受這樣的訓練,千萬不要因為嫌他吃得慢或弄得到處都是就乾脆自己喂。等到寶寶18個月左右的時候就能比較自如地拿著餐具獨立吃飯了。再大一些就能和家人一起進餐了。


2、吃多吃少自己決定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食量,不要因為這一頓吃得少就急著喂他,在不挑食的前提下,讓他自己決定吃多少。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寶寶這一頓吃少了,下一頓自己自然就多吃點了。

如果寶寶這頓不太餓,不必強求,適時使用飢餓療法。需要注意的是,許多家長覺得寶寶這頓飯沒好好吃,那中間多加餐零食、水果或奶吧,結果喧賓奪主,最後導致寶寶偏食、挑食,對飯沒有興趣,只吃零食或奶。不要怕餓寶寶一頓兩頓就影響生長發育。


3、給寶寶做個好榜樣

在輔食添加了一段時間後,儘量讓寶寶和大人吃飯的時間統一,或在大人飯後,讓寶寶體會餓、饞的感覺。逐漸的,可以把寶寶的餐椅放在餐桌旁,讓寶寶加入到大人吃飯的氛圍中,大人吃的津津有味,寶寶自然也會模仿起來。


4、安排規律的吃飯時間

一日三餐都要有固定的時間,這樣有助於寶寶養成規律的吃飯習慣,讓他到點就有飢餓感。如果需要加餐,加餐時間也要儘量固定,最好不要在飯前1小時內加餐、喝奶。如果寶寶到了飯點還不願意吃,那就讓他離開餐桌,千萬不要追著喂,也不要給他補充零食,儘量等到他下一餐餓了再吃。




来源:ww.orange01.or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奎爾薩斯和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